10月31日至11月3日,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举行,宁波大学在此次竞赛中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,居浙江省第一。
博彩导航 由李培、陈亮、刘小娣老师指导的项目《基于新型质子跃迁机制的超高精度超快响应湿敏薄膜的研发》凭借其鲜明的创新性、扎实的学术深度与广阔的应用前景,从全国众多顶尖高校的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,勇夺全国特等奖,在该项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“奥林匹克”竞赛中,创下博彩导航 历史最佳战绩,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。

本届竞赛竞争激烈,还特别增设了项目展览环节,为各高校提供了宝贵的展示与交流平台。展会期间,团省委副书记包志炎亲临物理学院展位,细致观看了博彩导航 参赛项目的演示,并与团队成员进行了亲切交流。


校长蔡荣根院士亲自关心项目进展,并从专业视角对项目的核心思想、理论框架及未来方向提出了关键性的指导意见,蔡校长的真知灼见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的学术高度与研究深度,给予了团队莫大的鼓舞。

校党委副书记张真柱、校团委书记周星宇充分肯定了项目的创新思路和应用价值,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,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国家需要的领域。

博彩导航 项目团队能够历经校赛、省赛、全国初赛的重重选拔,最终在国赛舞台上摘得最高奖项,充分彰显了物理学子“敢闯会创”的科研精神和强劲的核心竞争力。
【项目介绍】

项目名称:基于新型质子跃迁机制的超高精度超快响应湿敏薄膜的研发
指导老师:李培、陈亮、刘小娣
团队成员:栗亚龙、诸葛航翔、李佳欣、吴承桔、王俊博、高思能、张燚豪、胡厚文
项目简介:湿度是最难精准检测的环境参数之一,目前最先进湿度传感器(电子式)仍不满足半导体等高精尖领域需求。湿敏薄膜是该类传感器的“眼睛”,直接决定性能优劣。本作品以“新机制、新材料、新工艺”为突破点,成功研发NH4+@GO新型湿敏薄膜,较全球最先进同类材料,响应提升100倍至12 ms,精度提升10倍至±0.01%RH。本作品发表SCI论文23篇,申请专利11项;受院士等顶尖专家认可,获国资领投180万元,多场景良好试用。
【参赛历程回顾】
荣耀的背后,是长达数百个日夜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奋斗。回顾备赛历程,团队走过了一段充满挑战的征程。从项目初期的思路探索、理论构建,到中期的实验验证、数据采集,再到最后的成果凝练、答辩准备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心血与智慧。龙赛理科楼的会议室里,总能看到他们挑灯夜战的身影,他们相互鼓励,共同复盘,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逐一攻克理论推导与技术实现上的难关。寒来暑往,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放弃了无数休息时间,将假期变成了攻坚克难的“攻关期”。正是这份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追求卓越的信念,支撑着他们跨越一道道障碍,最终在全国舞台上绽放光彩。




此次荣获“挑战杯”全国特等奖,是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、积极营造浓厚学术科研氛围的集中体现,是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。这一历史性突破,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荣誉,更极大地激发了全院师生投身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热情与信心。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完善科创育人体系,鼓励和支持学生勇攀科学高峰,力争在未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。